济南,一口气发了四只基金...
泉城济南的创投活力在这个十一月集中迸发。
先是11月6日,临工重机、科兴生物、建邦高科三家企业同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一举点燃了创投圈对这座城市的关注。紧接着,四只产业基金在5天内接连落地,总规模达113亿元,投向低空经济、工业母机与矿业等领域。
资本市场向来是观察一座城市经济活力与产业竞争力的晴雨表,企业密集冲刺IPO与百亿规模基金同步落地,也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——济南,正在产业与资本的融合中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而若将视野延伸至整个山东省,其近年来在股权投资上的布局思路也愈发清晰:围绕“新旧动能转换”这一主线,通过母基金撬动市场化基金投资当地。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,今年以来,山东省新设基金数量一直稳居前四,仅次于浙江、江苏、广东,活跃度一目了然。
5天四只基金,总规模113亿
济南最近亮相的这四只基金各具特色。
首先是月初成立的山金矿业股权投资(济南)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,这是一只矿业投资基金,规模10亿元,LP包括上海金岚投资和山东黄金创业投资(以下简称“黄金创投”),两家公司皆由山东黄金集团100%控股。
山东黄金集团是济南当地的黄金产业龙头,业务涵盖黄金勘探、开采、选冶、精炼及销售各环节。从历史上看,山东黄金在一级市场并不吝啬。早在2016年,其就通过黄金创投出资了同晟资本旗下基金,随后数年又相继成为了华耀资本、鲁信创投、国润创投等机构的LP。
另据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,截至目前,黄金创投共计直投了39家公司,累计投资金额超过309亿元。
最近两年黄金市场有多疯狂已经无须赘述,山东黄金的业绩随之同步跃升。前不久,其发布了最新三季报,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公司营业收入为837.8亿元,同比上升25.0%;归母净利润为39.6亿元,同比上升91.5%;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1.96亿元,同比增长49.1%。
手握充足资金,这位实力雄厚的“金主”也在加大产业投资力度,在成立矿业基金之前,山东黄金刚在福建参与设立了一家有限公司,业务范围就包括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。
而就在山金矿业成立的第二天,济南另一家国企“济南二机床”也牵头出资成立了一只总规模3亿元的产业链投资基金——“二机床链和基金”,其中济南二机床出资75%,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出资24%。
出资人之一的“济南二机床”颇有来头,被誉为“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”之一,曾在1953年和1955年分别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龙门刨床、第一台机械压力机。济南财金则是济南市属的投资平台。
现如今,“地方国资+产业龙头”的组合已经成为产业基金的常见玩法,而济南二机床与济南财金合作的这只基金,还贡献了一个第一,即济南首只聚焦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的企业风险投资基金。
除了上述两只由产业龙头牵头的基金外,近期,济南政府还发起设立了两只总规模达100亿的空天(低空)产业基金。
具体来看,一只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基金,目标规模50亿元,首期规模5亿元,投资方包括济钢集团、济南城投、海通开元和济南财金,该基金重点投向空天信息产业相关的先进制造、信息技术等领域。
另一只则是济南市低空经济产业基金,目标规模50亿元,首期规模10亿元,投资方包括航投私募基金、济南能源集团和济南财金,将围绕低空经济的整机制造及上下游核心零部件、低空运营及创新服务、低空算力及智能制造等。
济南市在空天(低空)产业的布局并非一时兴起。早在2021年,该市就出台了《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明确提出要用真金白银助力相关产业发展,此后又将其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官方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济南市已累计组建空天信息产业相关基金14只,总规模40.32亿元。
此次,济南直接抛出“50亿+50亿”的大手笔,无疑将让济南的空天信息(低空)产业更上一个台阶。
5年打造600亿基金集群
济南近期密集落地基金,与去年9月发布的《济南市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办法》密不可分。该《办法》明确提出了“6+N”基金集群新架构,相当于为全市产业投资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资本路径。
在这一架构中,“6” 代表的是6只引导基金(母基金),具体为天使创投、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战略新兴和重大项目协同发展引导基金;“N”是引导基金下设的参股基金、股权直投基金等。6只引导基金以公司制形式组建,计划5年内每只引导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,总计规模达600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操刀这一基金集群的正是本次连投三只基金的济南财金。由此不难推测,这些新设基金或许正是“6+N”体系的具体落地举措。
当然,想要实现5年600亿的目标,除政策推动外,更需要坚实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。在这方面,济南也展现出了一定优势。
比如在智能制造领域。济南市早在2021年就引入了比亚迪电动车项目。据了解,比亚迪在济南不仅投资有整车厂,还包括动力电池、半导体、储能等核心零部件。从产业链上看,济南基地是比亚迪在全国产能布局中最完整的一个。
此外,这里还有国内“碳化硅第一股”的天岳先进。根据日本富士经济发布报告显示,在2024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场占有率排行中,天岳先进以22.80%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。
这些头部企业产生的“虹吸效应”,正持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,为VC/PE机构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标的和多元化的退出渠道。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济南全市拥有8家独角兽企业、1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768家省级瞪羚企业、26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462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。
凭借政策与产业的双重优势,投资济南正成为不少机构的重要主题。根据2024年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榜单,济南的综合景气度排名第10。
新设基金数量全国第四,山东跑出“加速度”
当然,除了济南外,整个山东的动作也非常密集。
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,今年以来,山东省新设基金数量一直稳居前四,仅次于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。此外,省内已发生投融资事件更是多达378起,也就是说,这里平均每天都至少有1起融资事件发生。具体到机构侧,深创投、招银国际、毅达资本、钟鼎资本、红杉中国、君联资本等悉数布局。
作为老牌工业强省,强大的产业基础是资本纷至沓来的原因之一。山东是中国唯一一个41个工业种类齐全的省份,特别是在能源、钢铁、化工、机械制造等领域技术及实力雄厚。对于股权投资来说,传统企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投资机会,VC/PE自然不会错过。
另值得一提的是,山东的资本布局还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集中性。
早在2018年,山东省、市政府就共同出资400亿元设立了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,采取引导基金、子基金两级架构,吸引市场化资本向山东聚集。在省级平台的带动下,青岛、济南、潍坊、烟台、淄博等地级市都开始行动起来,纷纷成立市级引导基金。
而梳理山东各级政府基金不难发现,其投资思路非常清晰:就是紧紧围绕"新旧动能转换"的主线,投向该战略下的“十强产业”。
明确的投资主线,意味着机构投资能够有的放矢,投资效果自然也是立竿见影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共参股设立150只基金,累计投资企业项目1727个,基金投资金额2223亿元,累计投资省内15家独角兽企业、214家瞪羚企业、306家专精特新企业,推动了100余家企业上市。
凭借这些数字,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经成为一级市场最受关注的引导基金之一。
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文档于: 2025-11-19 11:33 修改
标签:










评论列表
济南,一口气发了四只基金...
泉城济南的创投活力在这个十一月集中迸发。先是11月6日,临工重机、科兴生物、建邦高科三家企业同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一举点燃了创投圈对这座城市的关注。紧接着,四只产业基金在5天...